六类“关键小事”,点点手机就办了---我省通过数字化改革推进民生重要事项智能速办

发布时间:2021-09-09 16:49:54 来源: 浙江日报

  日前,省发改委联合省大数据局协同省公安厅等12个省级部门,共同打造“关键小事”智能速办数字化应用。通过数字化改革,一批“关键小事”实现了省心办、快速办、无感办。

  目前,“关键小事”智能速办数字化应用已在“浙里办”APP上线,首批集成“入学一件事”“轻微物损交通事故‘一键报警’”等50个“关键小事”多跨场景应用。杭州市、义乌市两地已率先全部实现应用,办事群众只需点击“浙里办”APP上的数字社会专区,进入“浙里民生”专栏,涉及“出生、入学、就业、生活、救助、养老”六大类重点“关键小事”就可在指尖高效办理。接下来,省内其他地区也将陆续推广覆盖。

  数据高效跑腿,让一系列“关键小事”实现速办秒办,得益于各地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。作为我省数字化改革的支撑,省市县一体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平台建设,构建起数据资源跨层级、跨部门交换的高速通道,实现了数字资源的高效配置。以义乌市一体化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为例,它一方面跨层级回流了省、市数据377类共2.41亿条,另一方面又归集本地各部门数据960类共28.6亿条,有效支撑了各类多跨场景建设。

  除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,“关键小事”智能速办数字化应用还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,多维度利用金融机构、社会组织公共数据。如义乌市的轻微物损交通事故“一键报警”应用,就打通了全市25家保险公司的数据。当事人不用等交警、保险公司到现场定责、定损,只需“先拍照、即撤离、线上赔”,形成轻微物损交通事故的快处、快撤、快赔机制。

  “关键小事”智能速办数字化应用建设,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服务领域高频事项的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。如杭州市富阳区,针对各家医院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不相认的难题,打造“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”场景应用。当地还出台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遴选制度》,明确了互认项目的标准规范、时限、适用条件等,实现由“医生弹性定”变为“制度刚性定”。

  据悉,省数字社会专班正对50项“关键小事”数字化改革的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,作进一步梳理总结。

相关阅读
通知公告 >>更多

工作动态

省财贸工会六届六次委员(扩大)会议在杭召开